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
1 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主要因素
眾所周知,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因素很多,諸如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語言的差異性、思維定勢等,但主要還是以下幾方面的因素影響學生的閱讀理解:1)學生的詞匯量不足,嚴重制約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2)語法知識、句法結構功底薄弱,會造成分析、推測、理解失誤;3)不會根據文章體裁特點應用相應的閱讀技巧;4)常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學生只關注詞、句,不按意群、段落進行閱讀,分析理解文章主旨,歸納中心思想;5)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其中,不良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包括:1)指讀,指用手指或鋼筆、鉛筆指著詞、句讀,這樣會影響理解,減緩閱讀速度;2)出聲讀,指首先眼要到,看見詞后輸入大腦,再從大腦經過口舌輸出,更影響閱讀速度;3)復讀,指遇到讀不懂的句子或詞時返回重讀,停滯不前,速度會大大減慢;4)心譯,指在閱讀時一邊讀一邊翻譯,這是一種較普遍的閱讀行為,這樣只會降低閱讀速度,是不可取的。
2 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加強閱讀技巧及策略指導
2.1 詞匯量問題
詞匯量是影響閱讀的第一要素,沒有足夠的詞匯量,閱讀便無從談起,所以讓學生學習、積累、掌握豐富的詞匯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向學生介紹一些單詞記憶法,如詞綴、構詞法等常識,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從而擴大詞匯量,解決詞匯問題。
2.2 語法、句法知識
英語語法是一種比較系統、嚴密的知識體系;英語句法不外乎5種基本句型及There be結構、并列句和復合句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結構,它們在閱讀中起著不可估量的輔助作用。凡是好的文章無不是在靈活運用語法及句法體系所規定的各種規則下完成的。因此,只有掌握扎實的語法、句法知識,學生才能在閱讀時準確捕捉作者意圖,理解文章信息,推測歸納中心。
2.3 了解文章各種體裁的特點
文章體裁不同,它的寫作方式和格式風格也不同。
2.4 學會抓住中心句,吃透主旨大意
閱讀時,首先看是否有標題,若有,就應高度重視。因為標題是文章主題的高度凝聚,它能給人啟發和想象,有利于理解和抓住文章中心。
2.5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個人認知的過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讀方式。但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既重要又有必要,它能使學生讀得輕松,讀得高效。具體做法:1)閱讀時,眼睛與試卷的距離要適當,否則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目光的快速移動;2)養成默讀和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閱讀時出聲或將英語心譯成漢語都會影響閱讀的速度;3)閱讀時忌用手指、鋼筆等指著詞、句逐一閱讀,更不可返回去復讀,力爭一口氣讀完。
2.6 靈活應用閱讀技巧及策略
大多數英語文章重要的部分存在于某一段,而其他段落大多有關鍵句,應根據文章的特點和需要獲取信息,靈活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及策略,如通過上下文猜詞、略讀、跳讀、細讀等不同技巧。
3 結語
現代心理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等理論認為,閱讀是一種復雜的、主動思維的心理活動,是讀者根據自己的已知信息、已有知識和經驗對信息進行篩選、驗證、加工和組合的思維過程,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認知行為。著名英語教學專家Jeremy Harmer指出:閱讀訓練不僅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增加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也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好的閱讀活動甚至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長期艱苦的訓練,并結合科學的閱讀技巧和策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掌握閱讀材料的難易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及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易于接受、易于實施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最終讓其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觀,掌握科學的英語閱讀技巧及策略。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
1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英語的學習需要學生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與氛圍,高中學生正處于學習緊張的時期,往往不知道自己該用什么方式去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因此,提升高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高中學生樂于去閱讀、樂于去感悟和研究英文文學作品,有利于高中學生從英文文學作品中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例如,在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中會遇到很多的關于外國禮儀方面的知識,比如在座位方面、敬酒方面、握手方面、吃飯方面以及講話方式方面會有很多的區別,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還是會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教師在講到關于這些閱讀理解的內容時,要提出一些獨特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去看一些優秀的英文文獻以及雜志和書籍,從英文文學的作品中感受外國文學的文化。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高中學生去參加一些關于英語的閱讀游戲以及課外活動,讓高中學生先自己進行英語閱讀的積累,同時分成相應的小組,每天小組成員都要給全班學生分享一段自己認為較好的英文文學作品中的一部分,然后小組成員輪流進行分享和評價,這樣在集體的環境中學生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和興趣去完成教師的作業,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分享之后,高中學生就會從閱讀中學到很多的課外知識,有助于幫助高中學生提升英語閱讀的整體能力,從而更好的學習英語。此外,教師除了要讓高中學生分享英語之外,還要讓他們在游戲中競賽,教師可以經常在課堂的學習中或者利用其它時間對學生進行關于英文文學作品的提問,然后累計積分,對于優秀的小組教師要特別進行鼓勵和表揚,通過游戲的競賽來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力,從而進一步享受閱讀英文文學作品帶給他們的快樂,走進文學的世界,感受英文文學作品帶給他們的魅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激發他們閱讀英文文學作品的興趣,從而讓高中學生自己主動地閱讀和學習,實現高中英語課堂的高效學習。
2重視學生英文學習的延伸
英文文學作品包含著很多西方的文化,高中學生正處在學習與研究英語的關鍵時期,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很多,也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課外閱讀知識。因此,為了使高中英文文學作品走進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師就要注重英語課堂學習的延伸,讓英文文學作品的價值得以體現。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或者是給學生講解作業的過程中,一些文章會涉及到很多的英文文學作品,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和學習知識,使學生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教師就要在涉及到相關的文學作品時,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讓高中學生進一步了解其英文文學的相關知識。此外,高中學生的學習已經進入了一個較高級別的狀態,在學習中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播知識的延伸學習之外,還需要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閱讀作品,從中了解更多的語言文化。例如,在英文文學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教師為了保證高中學生積極踴躍的去閱讀并能學到相關的知識,就要重視在課堂的學習中提問相關的英文文學作品,比如學生在學習到有關童話的教學內容或者遇到有關童話的閱讀理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針對童話的主題讓高中學生去閱讀《愛麗絲漫游仙境》等文學作品,讓高中學生集體去閱讀這本經典名著,這樣通過教師對一本書的推薦,學生就能在課堂學習知識的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學習和欣賞課外閱讀,使高中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中找到自信,找到樂趣。這樣當一個學生在看到全班大多數的學生都在閱讀英文文學作品時,也會被整個班級的氛圍所影響。這樣高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以及全班學生的帶動下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英文文學作品。因此,在高中相對較為緊張的學習中,教師要不斷鼓勵高中學生,給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與希望,讓高中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好高中學好英語。
3采用多樣的英語教學方式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相對較為死板,學生只是一頭扎在高考復習的資料中,不斷地背誦和練習做題,對于英語的文化以及英語背后的'深層含義很少了解。因此,學生的學習大多為了應付考試。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英語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較多,而且要求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更深。教師為了保證高中學生更輕松愉悅的學好英語,就要讓高中學生去閱讀更多的英文文學作品,從而提升他們的素養。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英文文學作品的圖片、資料以及相關視頻,讓高中學生從信息網絡中學習更多的知識,通過信息網絡的大量資源,學生就能直觀了解更多的外國文學作品,而且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此外,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外教來給高中學生進行授課,為他們講解一些外國文學作品,讓他們感受純正的英文文學,與外教的交流互動能夠增加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增加他們學習的樂趣(轉載于 :www.ayxhyj.com 月亮島教育網 :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最后,教師還要讓高中學生去實踐,在看完關于英文的文學作品之后在班上集中進行一次英文文學作品交流,讓高中學生相互分享從中學到的詞匯、語法、優美的句子以及所講的內容等,從而真正從文學作品中學到更多的有營養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高中生活,從而讓英文文學作品真正走進學生的英語課堂。
結束語
閱讀英文文學作品中不僅能夠了解外國的文化,而且通過有效的閱讀能夠學到其中的單詞、語法、句子以及文章等,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與英文文學作品相結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讓英文文學作品走進高中英語的課堂,從而真正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與綜合能力。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 糾正不良閱讀習慣
1.音讀
很多學生喜歡讀出聲。這種閱讀方式的主要弊端,使閱讀速度和效率受到限制。因為正常默讀的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快兩倍以上。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或唇誦,或喉誦,讀寫活動都影響掃視速度。要克服這種不良習慣,就要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的視讀能力。
2.指讀
即用手指、鋼筆或其他東西指著單詞閱讀。這種單純的機械運動不僅嚴重影響閱讀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對考生的要求,不是考其注意單詞的位置,也不是讓其在每個單詞上都平均地花費時間,而是讓其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而指讀妨礙了眼睛的運動,限制了大腦快速活動的能力。要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就要逐漸養成用腦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3.頭擺動
閱讀時頭部無意識地左右擺動,也是一種不良習慣,往往使自己的鼻尖對準正在讀的每個字。這樣一來,當順著一行字往下讀時,就會輕微地擺動頭部。而當他開始讀另一行時,又會很快地轉回去,以便使鼻尖再次對準要讀的部分。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對閱讀速度也有影響。因此,閱讀時要想辦法檢測并控制頭的移動,養成只移動視線的習慣。
4.查字典
有的學生喜歡查字典尋詞義,而忽略了采用猜測或邏輯推理的辦法加以解決。這樣看似勤奮,實則用手代替了腦的思考。閱讀時查生詞的次數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閱讀思路,不利于閱讀的進行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很多詞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以及構詞法推測出來。比如上下文同義或反義現象、關聯詞以及前綴和后綴等。
二、針對以上不良習慣,對癥下藥
1.計時閱讀,提高閱讀速度與效率
高考中,平均每篇閱讀理解所需要的時間大約七八分鐘左右。因此平時計時閱讀訓練,每次可進行5至10分鐘。計時閱讀精力高度集中,如果時間長了,容易疲勞,精力反而容易分散,沒有效果。訓練時可由老師或自己先計下起讀時間,閱讀完畢,計下止讀時間,即可以算出閱讀速度。每天作業可布置兩篇閱讀,每節課可安排1篇限時閱讀,做完立即核對答案并分析誤選的原因。對中低等學生或臨界(90分以下)學生,可以培養他們“選做題”能力,也就是讓他們量力而行,選做得分把握大的題型。語基很差的學生,就讓他們放棄難度大的閱讀篇章(1-2篇),保證時間在易得分的閱讀篇章上,這也是一種應試導向。把握住中低檔題,這對得分非常有利,同時要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2.猜測理解詞義、句意、中心大意
針對一見到生詞就查字典的不良習慣,可以采取以下解決措施(轉載于 :www.ayxhyj.com 月亮島教育網 : 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途徑)。
(1)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通過因果關系猜詞,首先是找出生詞與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猜詞。有時,文章借助關聯詞(如because,as,since,for,so,thus,as a result,of course,therefore等)表示前因后果。例如,You shouldn't have blamed him for that,for it wasn't his fault.通過for引出的句子所表示的原因(那不是他的錯),可猜出blame的詞義是“責備”。.
(2)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猜詞。通過同義詞猜詞,一是要看由and或or連接的同義詞詞組,如happy and gay,即使我們不認識gay這個詞,也可以知道它是“愉快”的意思。二是看在進一步解釋的過程中使用的同義詞,如Man has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planets Venus,Mars,and Jupiter with the help of spaceships.此句中的Venus(金星)、Mars(火星)、Jupiter(木星)均為生詞,但只要知道planets,就可猜出這幾個詞都屬于“行星”這一義域。通過反義詞猜詞,一是看表轉折關系的連詞或副詞,如but,while,however等,二是看與not搭配的或表示否定意義的詞語,如:He is so homely,not at all as handsome as his brother.根據not at all……handsome,我們不難推測出homely的意思,即“不英俊、不漂亮”的意思。
(3)通過構詞法猜詞。在閱讀文章時,總會遇上一些新詞匯,有時很難根據上下文來推斷其詞意,而它們對文章的理解卻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時,如果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詞根、前綴、后綴等構詞知識,如前綴un-表示反義詞,(happy與unhappy,fair、unfair,important與unimportant等);后綴-ment表示名詞,(develop與development,state與statement,argue與argument等);后綴-er,-or或-ist表示同源名詞;(calculate與calculator,visit與visitor,law與lawyer,wait與waiter,sci- ence與scientist,art與artist等),這些問題便不難解決了。
(4)通過定義或釋義關系推測詞義。例如:But sometimes,no rain falls for a long,long time. Then there is a dry period,or drought. 從drought所在句子的上文我們得知很久不下雨,于是便有一段干旱的時期,即drought,由此可見drought意思為“久旱”、“旱災”,而a dry period和drought是同義語。這種同義或釋義關系,常由is,or,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號等來表示。
(5)通過句法功能來推測詞義。例如:Bananas,oranges,pineapples,coconuts and some other kind of fruit grow in warm areas.假如pineapples和coconuts是生詞,我們可以從這兩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它們大致的意思。從句中不難看出pineapples,coconuts和bananas,oranges是同類關系,同屬fruit類,因此它們是兩樣水果,準確地說,是菠蘿和椰子。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一定把要《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中對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牢記在心,通過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逐步達到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